- 青島拓展訓練都有哪些項目?
- 青島龍舟比賽,值得年輕人都參加
- 青島龍舟比賽,值得尊重的非物質
- 青島龍舟比賽,2020青島市第五屆
- 青島龍舟基地哪里有,來找巨狼團
- 拓展訓練的特點是有哪些?
- 常見室內拓展訓練項目有哪些類型
- 青島巨狼團建告訴您拓展訓練的好
- 電話:
- 18553219057
- 微信:
- 18553219057
- QQ:
- 1527810086
- 郵箱:
- 1527810086@qq.com
- 地址:
- 青島市黃島區富春江路138號62號別墅一層
青島龍舟比賽,值得尊重的非物質文化遺產
五月下旬,廣東地區進入“龍舟水”降水集中期,這也喚起了不少老廣們對端午節賽龍舟的期盼。
隨著疫情的好轉,廣東逐步恢復正常體育賽事,賽龍舟就是其中一項。在賽龍舟之前,“起龍”是必不可少的儀式之一。人們將去年深埋涌底的老龍船挖起,舉行龍頭開光、請龍頭、起龍、洗龍儀式,為即將到來的龍舟比賽做好準備。
俗話說“四月八,龍船兜底挖”。5月30日,東莞傳統“起龍”儀式在萬江滘聯社區正丫村舉行,標志著東莞進入今年的“龍舟時間”。讓我們一起跟著攝影師的鏡頭看起龍、賞非遺,體驗龍舟文化魅力!
起船成功后,扒丁們要迅速用桶舀水,讓龍舟能自主浮起來,再把船中的放水洞塞好。隨后還要進行清淤、清洗龍舟等工作。
萬江作為龍舟文化之鄉,不僅保留傳統的“起龍”儀式,還傳承古老的龍舟制作工藝。在萬江黃粘洲龍舟制作基地,劉師傅正舉起斧頭準備將一根根長釘固定在新建的龍舟上。
據劉師傅介紹,每年農歷的二月份到五月份是廠里最忙的時候,兩位專門制船的師傅要和幾位工匠一起完成整艘龍舟的制作。
賽龍舟是國家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之一。為了更好地傳承和保護龍舟文化,東莞成立非遺墟市粵港澳城際聯盟,將非遺文化融入人們日常生活中,進行不斷創新與發展。
非遺墟市上有許多非遺文化的周邊產品,既具有非遺文化符號,又兼具實用功能,比如富有民族特色的挎包和裝飾性的手工藝品,受到不少游客的喜愛。
墟市上,顏色鮮艷、做工精致、栩栩如生的龍頭也吸引了不少人的注目。它朝著河邊望去,仿佛也在期待著端午節百舸爭流的壯觀場景。
兩位可愛的雙胞胎姐妹在“龍舟”旁吹起了“號角”,原來她們在為龍舟表演賽加油鼓勁。
與雙胞胎姐妹同樣關注表演進展的還有周圍的村民。河邊的堤岸已經站滿了人,大家都守住最佳觀賽點,等待龍舟表演賽的正式開始。
“起龍儀式”當天,由枝昌龍舟俱樂部領銜各龍舟俱樂部,在起龍廣場河面舉辦傳統龍舟、中華龍舟采青、訓練表演。比賽正式開始,四只隊伍鉚足了勁兒劃出起點。
雖然只是表演賽,但隊員們都非常重視,聽著鼓手的節奏保持整齊劃一的動作,兩只隊伍齊頭并進,一時難分上下。
鼓手是龍舟的“靈魂”,他們掌控劃槳的節奏,鼓舞劃手士氣。一名靚麗的女鼓手正在指揮劃手比賽節奏,一起劃向勝利的彼岸。
賽程過半,參賽隊伍逐漸拉開距離,伴隨著響亮的鼓聲,隊員們朝著目標埋頭奮進。
四只隊伍陸續劃入終點,在得知比賽結果之后,隊員們露出開心的笑容。輸贏并不重要,畢竟最重要的是端午節的龍舟比賽,總結經驗教訓,賽場一決高下。
具有百年歷史的東莞賽龍舟流傳至今,不僅僅代表龍舟競技賽事,還被賦予了更多文化價值。從隆重的“起龍”儀式,到熱鬧的非遺墟市,我們從尊重、保護、傳承非遺文化,逐步邁入擁抱、交流、融合非遺精華,讓非遺文化流動在我們的身邊。
資料來源網絡,如有侵權請聯系我們刪除。